全国服务电话:0591-38855513

行业动态

新年开市,又被涨价潮突袭!染费、原料、人工各个涨不停,2017赚点钱好难!?!

新年开市,又被涨价潮突袭!染费、原料、人工各个涨不停,2017赚点钱好难!?!

2017-02-08 印染驿站

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,今年的纺织市场也算是开市了。本来今年的行情还算不错,刚开年订单都排得满满的,布老板们本想趁着行情好赚一波,结果新年一开市,不但染费涨!原料涨!人工也在喊涨!看来布老板们,想把钱赚到手里还真不容易!



新年染费涨价第一炮已经打响


受成本、环保、供需等多重因素影响,2月5日,分散染料价格上涨。分散黑ECT 300%主流出厂价涨至26元/公斤,较上月报价23元/公斤上涨3元/公斤,涨幅13%。

来自染料企业的内部人士说。一位染料经销商他表示,届时耐碱性分散染料可能会在目前5~5.5万元/吨的价位上继续涨价5000元/吨以上。

分散染料价格调整如下:

品目

2017/2/5

分散黑ECT 300%

26000

分散深蓝HGL 150%

24000

分散深蓝HGL 200%

29000

分散深蓝EX-SF 300%

28000

分散橙S-4RL 100%

21000

分散橙S-4RL 150%

28000

分散红玉S-5BL 100%

23000

分散大红S-R 100%

23000

分散红玉SE-2GF 200%

39000

分散红玉SE-GFL 200%

40000

分散大红GS 200%

26000

染料涨了,市场又这么好,染厂表示那我也涨一个。

长乐印染协会表示:因近期环保、染化料、等原材料上涨原因造成染整成本负担过重,先通知各客户,从2017年2月7日起进仓坯布按原来基础上统一涨价,厚布有色1500元,白色800园,30码克以下3000元,30码克以上2000元,底布1500元。


染厂跟原料还不一样,还没法提前备货,涨的钱是硬碰硬的。这不,现在染费这么一涨,正在赶订单的面料商,如果东西要送去染厂,涨价不就等于直接减少利润。


延续去年势头,新春原料开市即涨


去年下半年的时候,原料的涨幅用文艺的说法叫“疯魔”,粗俗的说法就是“跟个神经病一样”。

2016年化纤市场产品年内涨跌对比  

产品

1月4日

12月29日

涨跌

涨跌比

PX

746

841

+95

+12.7%

PTA

4310

5260

+950

+22.0%

乙二醇

4560

7830

+3270

+71.7%

聚酯切片

5300

7750

+2450

+46.2%

涤纶长丝FDY150D

6500

9800

+3300

+50.8%

涤纶长丝POY150D

6000

9100

+3100

+51.7%

涤纶长丝DTY150D

8850

11050

+2200

+24.9%

涤纶短纤

6250

8325

+2075

+33.2%

己内酰胺

9800

17250

+7450

+76.0%

锦纶切片

10900

18800

+7900

+72.5%

锦纶长丝FDY

14800

21500

+6700

+45.3%

粘胶短纤

12600

16500

+3900

+31.0%

去年的涨势不出意料地延续到了今年。首先是PTA。一方面,受日韩PX装置故障的影响,引发了近期PTA成本端的炒作;另一方面,伴随着春节后市场的开市,下游需求开始有走强的趋势。2月6日,在涤丝工厂补库叠加PX装置故障的双重效应下,PTA主力1705合约出现大幅上涨,期价从5662元/吨涨至最高点5806元/吨,涨幅一度超2%。

PTA涨了,去年已经涨疯了的涤丝表示我不涨好像对不起广大纺织人的期待,昨天也涨了。

如荣盛POY买断价上调300,DTY和FDY部分规格涨100;双兔普涨200;天元POY上调100,DTY报稳;亿丰涨100-200;新民涨100-200;恒逸DTY涨200-300,FDY涨50-100……


果然任性,一开年就涨,不过想想也是,不涨价的涤纶那还叫涤纶吗?



人工成本居高不下,订单向东南亚转移


对纺织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,人工的成本往往占到了总成本的大头。现在的中国纺织企业总是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:工资少了招不到人,工资高了就没钱赚。而人工成本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纺织产业向东南亚转移。

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上半年,在中国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,欧盟从印度、孟加拉国、巴基斯坦、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进口增幅在29.6%~53.4%之间;美国从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孟加拉国、柬埔寨进口增速在18%~29%之间;日本从越南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进口增幅在23%~49%之间。

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(FastRetailing)集团计划从低价服装品牌G.U.开始,向孟加拉国、印度尼西亚工厂增加代工订单。迅销集团的产品原本约有85%在中国制造,但随着中国人工成本的继续上涨,目前决定将中国以外20%~30%的生产比率提高到50%。

无印良品计划3年后把在中国的合作工厂从229家减少到86家,自中国的采购比率从60%降低一半。

青山商事继越南、缅甸、柬埔寨之后,还将开始在印度尼西亚进行委托生产,东南亚工厂主要承担缝制工序,所需布料仍从意大利和中国采购。

全球最大贸易采购商利丰的总裁BruceRockowitz在几个月前表示,中国南部地区工资的上涨可能会迫使消费品的制造商将生产迁出,在未来五年"相当迅速地"转往成本较低的地区,包括中国西部、印度尼西亚、越南和孟加拉国等。


可以看到,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,正把原先在中国完成的订单一点点往东南亚转移。


部分来源:七彩云电商、佛山日报、布工厂

编辑:针织工业


Copyright © 2016 - 2017 版权所有:福建省长乐市福泰印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